当前位置:首页 > 活石动态 > 学校新闻
杀进香港的中产爸妈,排队被割韭菜?
活石学院 2024-11-12 阅读:567

早前,香港「杀校潮」的新闻铺天盖地,香港中小幼学校抢内地生就像抢客一样。

 

内地中产蜂拥而至,低花费甚至免费上学,低分升名牌大学,这么好的机会,当然要冲!

 

RUN进香港后,发现现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:

 

孩子依然不能躺平,爹妈的钱包也在不断缩水...

 

怎么想都有种排队被割韭菜的感觉

 

01 

港校学费大涨,掏空中产钱包

 

港校学费涨价早已传得沸沸扬扬,直到今年9月教育局才正式公布消息:2024学年内,619所学校获批上调学费。

 

在今年获批涨学费的学校中,有53所直资学校、73所私立学校,64所国际学校。

 

直资学校平均涨幅4.76%,部分涨幅高达10%,创下五年来新高。

 

图片.png

 

「香港第一神校」圣保罗男女中学及其附属小学,学费涨幅分别为10%和10.1%,实现连续三年上涨。

 

连学费19年不变的拔萃女书院也「踩了一脚油门」,将每年学费从3.8万港元提升到4万港元,涨幅为5.3%。

 

福建中学及其附属学校、圣保罗书院、圣保罗书院小学等学校的学费也涨了,涨幅在5.4%-10.1%。

 

私立和国际学校学费也普遍上调,平均涨幅分别为5.36%和4.53%。

 

国际学校中,涨幅最大的是汉基国际学校,其12至13年级学费飙到了327,100港元,比去年增加5.9%,也是香港少数学费超过30万的国际学校。

 

沪江维多利亚学校的11年级和12年级,今年也涨到238,860元,涨幅约7.5%。

 

还有,香港耀中、弘立书院等国际学校学费也都涨了。

 

图片.png

 

不仅是中小学,香港幼儿园学费也在涨。

 

今年香港全日制幼儿园的每期学费中位数为998元,比去年增加58元,涨幅达6.2%。

 

学费上涨的同时,书本费也大幅升高。

 

小学的平均购书费达3,352港元,同比上升3.6%。

 

其中小二和小六的购书费涨幅最高,均为4.3%;而高年级学生的书本费是3,492港元,比低年级学生高9%。

 

图片.png

 

中学生的平均购书费为3,008港元,同比上升4.3%。

 

初中生平均购书费3,551港元,涨幅4.4%,高中生购书费2,466港元,涨幅4%。

 

随着教育成本水涨船高,内地家长送孩子去香港插班,越来越感觉压力山大。

 

02 

香港插班,隐形费用高达百万?

 

与内地不同,香港的教育支出不止学费和书本费,还有各项「隐性费用」等着家长埋单。

 

我们列出这些「隐性费用」,方便家长合理评估花费。

 

基础学费

 

香港官津学校由政府资助,学费全免;直资学校每年学费3-8万港币,私立和国际学校学费普遍更高。

 

大多数国际学校学费在13-28万港币之间,可分3-10期支付。国际学校自负盈亏,每年涨学费很普遍也很正常。

 

图片.png

图源丨汉基国际

 

报名费

 

申请香港学校,家长要支付报名费和考核费,报的学校越多,费用越高。

 

部分学校把这两项费用分开收取,考核费只在学生进入考核环节后才需要交,一般是1000-4000港币

 

注意,即便没被录取,报名费也不退。

 

债券/建校费

 

还有学校要求家长购买「债券」(通俗说法)。

 

根据学校不同,具体细分为「债券」「提名权」「建校费」等形式。

 

国际学校收取这笔资金,用来进行学校基础建设或者课程升级。简单来说,学校没有政府资助,就要自己融资。

 

「债券」有三种分类:

 

1.可退还债券和不可退还债券。可退还债券是指学生在退学之后,校方会把债券退还给家长。

 

2.标准债券和发展债券。发展债券不可退还,标准债券可以退还。

 

3.公司债券和个人债券,公司债劵由公司持有,可用于雇员子女,可以优先提名多个孩子就读学校,但个人债券适用于一个家庭中的一名孩子。

 

买债券通常要花几十万港币,个别学校花费更高。

 

有的学校强制要求买债券,比如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,入学时必须持有债券,个人债券20港币或者公司债券50港币。香港美国学校要求公司债券高达300港币。

 

图片.png

图源丨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

 

也有学校不强制要求买债券,但默认要买。因为不买很难获得录取机会。

 

名校债券价格屡创新高,甚至在二手市场被炒到上千万。比如汉基国际的债券,在二手市场一度被炒到1400万港币!

 

购买债券仅增加入学优先权,并非保录取

 

图片.png

 

比较特别的是「提名权」,持有人可优先提名一位子女入读,且需是家长本人。

 

还有建校费,几乎所有香港国际学校都收取建校费,用于提升教育质量。比如,汉基国际学校每年是2.8港币,香港国际学校是2.06港币,哈罗国际学校是6港币。

 

图片.png

图源丨汉基国际

图片.png

图源丨香港哈罗

 

建校费分一次性缴纳和年度缴纳两类;大多学校按年收取约3-4万港币的基本建设费,如果家长已购买债券则可免除基本建设费

 

入学费/留位费:

 

部分国际学校要求学生录取后缴纳学费的10%-20%作为留位费,为学生保留名额。

 

一些学校还收取一次性入学费,通常在1-8港币不等。

 

这笔费用会直接抵扣首期学费,但如果放弃入学,留位费则不退还。

 

如,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入学费是1.3万港币,汉基学校的留位费是15万港币。

 

图片.png

 

总体来看,花钱的地方真不少,对于中产爸妈来说,的确需要精打细算好好规划。

 

权衡家庭的财务承受力是必要的,不然脑袋一热去了香港,必然会有被割韭菜的感觉。因为哪哪都花钱,物价也很高。

 

03

黄金跳板,性价比之王

 

花费多少需要考虑,还得看花得值不值。

 

看起来读香港读国际学校要一笔不菲的费用,但其实学费再怎么涨,香港还是性价比之王!

 

香港学费最高的汉基国际学校举例,12、13年级每年学费已涨到32.7万港元(约合人民币30万元)。

 

尽管如此,抛开债券,依然比北上广深的头部国际学校划算。

 

北京德威七年级学费就高达33人民币,深圳蛇口贝赛思学费25万起,从初中G6开始,学费跻身30行列。

 

上海的国际学校,惠灵顿、哈罗、耀中这些顶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,一年的学费也得35左右。

 

深圳哈罗公学学费从幼儿园起就是30万+每年

 

香港哈罗学费在16.9万-23万港元之间(约合人民币15.5万-21万),即使再加上每年6万港元的建校费,也比内地同类学校有性价比,就是排队人多很难进。

 

图片.png

 

从International Schools Database发布最新的全球国际教育费用排行,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国际学校的成本。

 

前10名,北、上、广、深赫然在列,低龄留学热门目的地如纽约、旧金山、伦敦、新加坡等国际教育成本都高于香港。

 

图片.png

 

更重要的是,香港的国际化教育不止国际学校一条路。

 

很多中产家庭偏爱性价比更高的直资学校,学费也就几万块,不少学校还采用双规制,孩子可以学DSE+IB/A-Level等国际课程。

 

香港曾屡次被评为全球最适合孩子成长和教育的地区之一,在「全球十大最佳教育系统」中位列第3,超过英国、美国和加拿大。

 

在近期Carfax Education发布的2024年全球150所顶尖私立学校榜单中,香港有五所学校入榜,包括启历学校、哈罗香港国际学校、拔萃男书院和拔萃女书院

 

图片.png

 

从升学来看,相比内地竞争激烈的高考,香港提供了多元化的升学渠道,竞争没有那么激烈,堪称「黄金跳板」。

 

港籍生通过JUPAS考入香港八大的概率接近39%。

 

图片.png

 

通过IB、A-Level和AP等国际课程成功进入美国常春藤盟校和英国牛剑等G5名校的学生也屡见不鲜。

 

这也是越来越多中产家长选择让孩子赴港读书的重要原因。

 

香港学校的国际化氛围十分浓厚,吸纳来自全球的学生。学校普遍采用双语、三语教学,为孩子从小培养跨文化思维和多语言能力提供了优越的环境。

 

未来几年,香港依然是内地中产家庭让孩子弯道超车的最佳选择。选择与规划大于努力。

 

内地不少明星名人,如杨威、张雪峰,都计划送孩子来香港读书,港星富豪就更不用提了,走进香港名校,你会发现不少他们的子女。

 

学费上涨,在某种程度上,其实代表价值变高。内地家长越来越认识到送孩子去香港读书的价值。

 

学费的横向对比结果也表明,香港读书的性价比依然高。

 

图片.png

 

家长厘清思路后会发现:

 

被割韭菜的,都是跟风盲从、没有思考、无法承担的人。

 

赴港读书只要明确教育规划,清晰财务规划,明确财务承受能力,就不存在被割韭菜。

 

根据2024施政报告,港府对人才引进政策进行了优化。刚到港的新移民家庭将享受更多留港优惠,包括教育局协助派位、开设适应性课程等支持政策。

 

港府依然在加大力度抢内地人才,未来几年香港依旧是内地中产家庭的教育首选。

 

图片.png

 

当下香港春季插班开启,不少Band1直资名校都在招生。如需申请香港插班,请尽快联系我们,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!
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