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活石动态 > 校园文化
不仅港校入驻,清北也来建分校?香港大学城规划曝光!
活石学院 2025-09-17 阅读:17

在打造“留学品牌”上,香港始终有着令人瞩目的成绩:整体教育竞争力位列全球前5名,拥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,拥有优秀的科研人才……

 

近期,“北都大学教育城”(下称大学城)再次引发香港各界的广泛关注!

 

毫无疑问,大学城的建设将为香港教育版图添上关键且厚重的一笔,有议员表示:大学城的进程有必要加快

 

image.png 

图源丨香港发展局

 

大学城发展规划

 

提到香港大学城,首先得说一下港府提出的香港北部都会区”,一共分为4大区域,分别为创新科技地带、口岸商贸及产业区、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、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。

 

香港致力建设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,所以在北部都会区发展“北都大学教育城”

 

image.png 

 

根据现有资料,“北都大学教育城”将预留90公顷土地发展,但并不是集中在一个地方,而是分布在不同的区域。

 

牛潭尾位于创新科技地带,大学城的规划就占了46公顷,最早可于2027年开展土地平整。它与北环线主线建成后的新田科技城就只隔了一站,并且第三所医学院也将在这个区域建设。

 

image.png 

 

洪水桥/厦村“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”区域,预留了5公顷建设大学城,虽然规模较小,但它的定位是“教育服务枢纽”,预计2026年内完成土地平整。

 

image.png 

 

除了以上2个地方预留了位置,还在新界北新市镇预留了40公顷的地方建设大学城,预计2030/2031年完成土地平整。新界北新市镇在规划中的口岸商贸区,离深圳科创园区也很近。

 

image.png 

 

按目前的规划,除了旅游生态圈外,北部都会区的3个区域都预留了地方建设大学城,未来这些区域会通过港铁北环线建设,与大湾区深度融合!

 

积极引入“清北”建分校

 

不少港校都有入驻的意愿,已有19所专上院校参与咨询,其中香港浸会大学表示有意将全部或部分校园迁入,并设立中医药科研机构。理大则表示希望能够设立新校区。

 

image.png 

图源丨大公报

 

为建设这大学城,有议员提出建议,不妨引进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地高校,与港八大联手、深度互动,从而提升香港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力。

 

其实,内地高校与境外学校深度合作并设立合作中心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。拿北京大学来说,2019年开到了芝加哥,成立自己首个境外据点——北京大学芝加哥中心,在人才、交流方面都展开了合作。

 

image.png 

 

再看清华大学,把合作的版图铺到了东南亚。2022年,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在印尼开园,不仅把中国的教育智慧分享出去,也把当地的优质资源引进来。

 

image.png 

 

清华还瞄准 “设计之都” 米兰的独特优势,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展开针对性的合作,共同培养更具国际视野的人才。

 

image.png 

 

有议员表示,大学城要是引入北大、清华等内地高水平高校,不仅是对香港教育体系的深度补强,还可推动创科融合、稳定高端就业。

 

7月的会议上,立法会表示专上教育院校与大陆海外知名院校开拓更多的品牌课程、研究合作和交流项目等。

 

image.png 

 

大学城能创造1.6万岗位!

 

在之前的规划纲领中,大学城预计可容纳超过3.8万名学生,考虑到宿舍问题,会设2万个学生床位,或许大家的租房压力会减轻很多。

 

image.png 

图源丨网络

 

有研究发现,每7名国际学生就能带动3个就业岗位。按这个比例来算,光是大学城,就能直接加间接创造出1.6万多个本地工作岗位,而北部都会发展区建成后则能新增66000~68000个创科产业职位,大大缓解就业压力。

 

image.png 

 

另外,从多家大学资料来看,非本地学生每年在香港的学费、房租、生活费等加起来,平均得花30万港元。要是大学城能吸引来1万名各地的国际学生,单是教育相关的收入,一年就能达到30亿港元!

 

之前港府发过北部都会区的纲要,但具体关于大学城的发展纲要,还得等到2026年的上半年才会公布

 

可以预料的是,当大学城建成,不仅香港教育发展会有新机遇,“留学香港”品牌也将再上新台阶,更将在就业、对外交流合作、基础设施上实现全面突破!

 

微信扫码,咨询老师

image.png 


相关文章